彈載二次電源的設計

1 二次電源基本要求
1.1 高的可靠性
    平均無故障時間MTBF是衡量電源可靠性重要指標,在通用標準中規定,可靠性指標大于等于3 000 h是最低要求。
1.2 高的安全性
    設計制造出的開關電源,應符合相關標準或規范中規定的安全指標要求,如散熱要求,抗電強度要求,防人身觸電要求等,以防止在極限狀態或者惡劣環境條件下,出現電源故障危及人身和設備安全。
1.3 好的可維修性
    電源出現故障時,應能及時診斷出故障現象及部位,并且可以有效地解決故障或者更換故障模塊。

2 二次電源設計思路
    彈載電源由于其空間和系統性要求,需要二次電源設計的小型化、電磁兼容性好,DC—DC效率高,可以滿足各個組件的用電需求,線性集成穩壓電源的測試和調試相對簡單,如果兩者結合對產品的后續階段設計提供了方便。綜合考慮線性穩壓電源、開關穩壓電源或者復合型設計等方案,分析各種方案的優缺點和可行性后,此二次電源將采用線性集成穩壓電源與DC—DC結合進行設計,也就是復合型設計。采用該設計有比較高的效率,可滿足各組件的用電需求,對于紋波要求比較高的供電電路采用線性穩壓電源。

3 二次電源具體設計分析
3.1 電源接地設計
    設計電源還有個重點也是難點,就是接地。接地從字面來十分簡單,但是對于經歷過電磁干擾挫折的人來說可能是一個最難掌握的技術。實際上,在電磁兼容設計中,接地是最難的技術。面對一個系統,沒有一個人能夠提出一個絕對正確的接地方案,多少會遺留一些問題。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接地沒有一個系統的理論或模型,人們在考慮接地時只能依靠過去的經驗或從書上看到的經驗。但接地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問題,在其他場合很好的方案在這里不一定最好。關于接地設計在很大程度上依賴設計師的直覺,也就是他對“接地”這個概念的理解程度和經驗。接地的方法很多,具體使用那一種方法取決于系統的結構和功能。
3.1.1 單點接地
    單點接地有單元電路的、電路問的和設備間的單點接地。如圖1所示為單點接地示意圖。其優點是可以抑制傳導干擾。單點接地時,由于各電路和設備都接在一個接地點上,從而消了信號地系統中的干擾電流的閉合回路。設備地上的干擾電壓也不會通過接地電路進入信號電路。這樣的接地使用導線長,接地線本身的阻抗可觀,對于高頻信號接地效果不好。當接線長度達到1/4信號波長或其奇數倍時,地線阻抗變得很高,它就不是接地線而更像是輻射天線。

3.1.2 多點接地
    在多點接地系統中,各電路和設備有多點并聯接地。因為可以就近接地,接地導線短,可以減少高頻駐波效應。但這種接地方法出現了多個地回路。公共地中的50 Hz市電容易經公共地回路耦合到信號回路中去。工程實踐表明,如能將電源和信號的回流線分開,強信號和弱信號的回流線分開,微弱信號和火工品信號等敏感信號采用單獨的回流線,就會大大減少的回路引起的干擾。圖2所示為多點接地示意圖。
3.1.3 混合接地
    混合接地既包含了單點接地的特性,又包含了多點接地的特性。例如,系統內的電源需要單點接地,而射頻信號又要求多點接地,這時就可以采用圖3所示的混合接地。對于直流,電容是開路的,電路是單點接地,對于射頻,電容是導通的,電路是多點接地。圖3所示為混合接地示意圖。


    實際應用中,信號頻率低于1 MHz時,采用單點接地;高于10 MHz時,多點接地;頻率在1~10 MHz之間時,如果接地線長度大于1/20波長,采用單點接地;否則,應采用多點接地。該彈載二次電源是低頻電路,所以選擇單點接地,并且設計電路板時也要注意地線盡量寬并且走直線,保證接地干凈。
3.2 電源切換設計
    因產品在工作時包括“預熱”與“準備”,正常工作時僅包括“預熱”,所以還要設計電源切換部分,見圖4。
    電源在預熱狀態時,27 V電源的瞬態電流達到5.6 A;在準備狀態時,27 V預熱和28.5 V準備同時供電,電流達到5.25 A;在脫離載機后,電源為單一28.5 V準備供電,電流達到5.25 A。根據電壓和電流特性,選取的二極管應滿足額定電流大,反向工作電壓高,滿足使用要求,其封裝容易安裝,并且安裝在放置艙殼體上利于二極管的散熱。
3.3 線性穩壓電源電路設計
    該電源中有12 V電源,主要為幾個微波組件供電,對電源紋波水平要求較高,為了滿足要求充分利用線性電源的優勢,特選擇線性穩壓電壓電路進行設計。此處不給具體數值,僅舉例說明選取合適的電容對消除紋波的影響,如圖5所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