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emcon和Hystar合作開發電解槽技術 旨在將電解產氫量提高150%

國際科技公司Semcon正在與挪威Hystar公司合作開發新的制氫技術。該項目的目標是,相對于目前的電解槽技術,將電解產氫量提高150%以上,同時不增加能耗。

Semcon的技術領導和項目經理Tommy Ekman表示:“我們正在共同開發電解槽技術,以使Hystar能夠生產出高能效電解槽堆。這有可能將電解的資本成本降低達60%。”


傳統生產工藝利用天然氣生產氫氣,這會排放大量CO2。還有一種更加環保的替代方案是水電解,通過電力將水分子分解成氫和氧。如果在這一過程中使用可再生能源,即為綠色制氫。


該項目旨在開發新一代電解槽,加入新的組件設計概念,以根據需求進行規模化生產。這是一個研發項目,通過重要的分析、實驗和大量專家的投入,以跨學科的方式處理其中的挑戰。


研究人員希望,Hystar的產品可在短時間內應用于眾多行業,以及各種運輸形式的燃料。


十多年來,Semcon一直致力于為不同的客戶和各類研究項目開發燃料電池、氫氣系統和一體化,探討生產和使用氫氣的解決方案。在組件和燃料電池堆的先進自動化和生產方面,Semcon也具有獨特的優勢。


Hystar公司開發的新型質子交換膜(PEM)電解技術。比起現有PEM技術,具有更高的綠色制氫效率。受益于獨特的電池設計和工藝架權,能夠減少電耗,提高產氫量,從而大幅降低通過PEM電解生產綠色氫的成本。